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员在线学习 >> >> 内容
 

周定国同志事迹材料

2018年3月20日 hhq发布 浏览 6945 次


 

附件3

周定国同志事迹材料

编者按:周定国教授带领南京林业大学“科技鲁班”教师团队,将速生杨木高值化利用,创造了秸秆人造板产业,培养了多名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2018122日,“科技鲁班”教师团队被评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是对团队多年来在科研、教学和科技服务等方面所做突出贡献的肯定和激励,将为推动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学科建成世界一流学科提供重要的人才支点。

科技鲁班书写师者大爱

——记“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南京林业大学周定国教授

他让杨树发“杨财“,成为苏北当年的产业大树。

他“点草成金”,国内第一个将稻草麦秸变身零污染优质人造板。

他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曾获“全国优秀教师

他身患严重腰椎疾病,行走都困难,却仍然工作在教学一线。

他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南京林业大学“科技鲁班”团队负责人周定国教授。

这位憨态可掬的共和国同龄人,书写了师者的大爱与情怀,书写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与坚守,是可敬可爱的、把论文写在工厂车间的“科技鲁班”。

让杨树成为苏北当年的“产业大树”

1949年,周定国出生于江苏扬州八里镇。1974年,在南京木材厂当了6年工人的他,被推荐考入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前身)人造板专业,1978年毕业留校任教,1987年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专攻木质环境技术,1989年婉拒导师的挽留,放弃全球顶尖的专业环境毅然回国。回国后,一直在南京林大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曾任该校材料学院院长,2009年当选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

由南京林业大学王明庥院士团队培育的意杨,曾让苏北农村呈现“白天不见阳光,晚上不见灯光”景象,绿遍苏北大地。这种杨树,由于生长快速,木质松软,当地农民不知道拿它当什么用。“这么多的杨树,不派上用场太可惜了!”上世纪90年代初,曾当过“木匠”的周定国开始思考怎么让杨树加工利用起来。

经过艰苦探索近10载,周定国终于运用高分子化学和复合材料学等理论,将杨树开发成防火胶合板、无醛胶合板、结构胶合板和结构刨花板等系列产品,并将这些产品升级换代成高等级防火门、高性能建筑构件和生态型装饰材料,让杨树成为苏北当年的 “产业大树”。2005年,该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让苏北人民发了“杨财”的周定国还在国内首创将稻草麦秸研发成优质人造板,实现了“点草成金”的科研奇迹。1981年,周定国带着妻儿回扬州老家过年。闲暇时,他们到田埂上散步,妻子黄成林老师指着田地里一堆堆的稻草说:“哪位科学家要是能把这些稻草开发利用起来,那真是不得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几天后,周定国把一捆稻草带回了南京。

在实验室里,望着那捆稻草,他说:“我要把它做成木板。”这在当时可谓“天方夜谭”。但周定国凭着一股“韧劲”,与稻草为伴,长年累月地在实验室里倒腾,终于研发出将稻草麦秸造成人造板的关键技术,2001年,与湖北荆州基立新型复合材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国内首条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生产线。该技术将稻草麦秸粉碎,用无毒的高强度胶粘剂,经热压胶合等工艺加工,就可以将秸秆变成材质细腻、纹理清晰、色泽秀丽的优质人造板。“丑小鸭”摇身一变成了“白天鹅”。以秸秆为原料制造成人造板,不但实现了甲醛零污染,还缓解了木材供应紧张和生态环境承受的巨大压力,做到了“点草成金”。2003年,该技术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该技术很快又在江苏、吉林、四川等地推广运用,研发出20余项秸秆人造板发明专利技术,推广建设了国产化生产线6条,并于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埃及环境部长通过中国驻埃及大使馆了解到这一技术后,专门委托其资源顾问来中国考察求“宝”,向周定国寻求秸秆人造板技术支持,以解决埃及这一农业大国秸秆处理难题。

周定国还在国内率先研究人造板甲醛释放的测试方法,发明了替代穿孔法的抽吸测试法,如今被列为行业标准,并研发了用真空抽吸和氨气后期处理来降低甲醛释放量的方法,被国内人造板厂广泛应用。

甘于人梯,是他教学生涯的“原点”

“没有我的导师,就没有我的今天。南京林业大学周晓燕教授深情回忆与周定国学习与工作时的点点滴滴:上课时,他从来不带教科书,教案带了也不看,手上拿着一沓自己制作的卡片,出口成章,风趣幽默。学生对机器结构不懂的,他信手就能画出一台。做硕士毕业论文时,周定国引导她关注甲醛,指导她做实验,在科研思路和科研方法上一点一滴慢慢带领她走向一个个进步,最终使她由一个青涩的姑娘成长为全国林业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多年来,周定国,培养了60多名研究生,其中60%都是博士生。

他每年从本科生中挑选出家庭困难或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利用寒暑假跟着一起做项目、下企业,并想尽办法给这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多付些生活补贴,解决他们的生活来源。

为给学生丰沃的科研土壤,周定国建立了研究生论文和大学生创新训练指导小组,要求团队老师都参与进来。他的研究生进校后,都为他们量身定制研究计划,真正地“因材施教”,发现“好苗子”,还特别培养。2009届博士生潘明珠就是周定国看中的“好苗子”。读博期间,除享受“规定待遇”外,周定国把她送到加拿大FPInnovations-Forintek Laval大学学习,还邀请国内外相关老师一起指导潘明珠,最终潘明珠不负众望,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不仅是潘明珠如此幸运,周定国还创造机会把团队成员送出国深造,有经济困难的年青老师他还提供经济资助,并用自己当年婉拒导师回国的行动教育后辈——学成回国,如今这已成团队的传统。

在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大家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周老师不信佛,但有一颗佛心。”

有一颗佛心的周定国对年青人爱护有加,他精心指导年轻人申请课题,手把手教他们写“本子”。他在学院里首推青年教师导师制,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定期举办青年教师发展座谈会,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制定职业规划;给每一名研究生安排青年教师作为副导师,形成教学相长、奋发向上的团队氛围。对于年青人做科研,他的宗旨是:“鼓励创新,但要宽容失败,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

许身孺子平生愿,三尺讲台写春秋。如今身患严重腰椎疾病,行走困难的周定国仍然坚守在教学一线,躬身力行书写了一名教师的品格与情怀,绽放着极为可贵的师德之花。

为学无他,是他的坚定信仰

在周定国办公室里,荣誉证书摆满了整整一柜子: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4项,主持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3项,作为主要参加人获省部级科技奖7项,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林业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全国林业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十大专利发明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教学上,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对科研的忘情投入和矢志创新,让周定国得以书写一个个成就。黄成林老师永远也不会忘记1993年一个凌晨时的场景。那天凌晨5点,她睡醒后发现周定国老师还没回家,已连着好几天这样了,她放心不下,急匆匆跑到周定国工作的院楼,实验室、办公室找了一通,最终推开了会议室的门。现场的情况让她终生难忘:五六个老师有的躺在桌子上、有的斜靠在椅子上,有的干脆睡在地板上,横七竖八,一片狼籍。

“一吃完饭,他就往办公室跑,不工作他就会手足无措。”周定国的学生、该校材料学院院长梅长彤介绍,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他患有严重的腰椎增生并不时伴有剧痛。五分钟的路,他要多花几倍的时间来走;操作性的工作,别人做半个小时,他需要双倍的时间。尽管如此,为技术推广,他仍然常年下企业,白天与工人一起干活,晚上靠随身携带的治疗仪缓解病痛,十几年来如此。工人们常常很纳闷:“这个专家走路都不是很稳当,干活却一点不含糊。”

万华生态板业(荆州)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文杰告诉记者,周定国与他们合作推广技术,从来不提经济回报,不仅技术上,甚至还在设备组装、调试、产品推广等方面给他们一条龙服务。在展销会上,他还拿着大喇叭推销产品。

生活中的周定国极其节俭。在他的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899月,周定国带学生到上海工厂实习,学生们都进去了,他却被门卫拦了下来。门卫理由很充分:“驾驶员不能进!”弄得时为副教授的周定国哭笑不得。

可这位节俭的教授,对他人却非常慷慨。1995年,他在淮安市涟水县做科技服务时,得知当地一个名叫王利红的女孩上不起学,便资助她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王利红结婚时,周定国被邀请以义父的身份出席婚礼现场。

他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却两次都把领奖的机会让给了团队其他人,这可是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领导人接见的机会啊。“党和国家给了我很多了,这么好的机会应该给其他同志。”周定国淡然地说。

对名利不在乎的周定国,有一件事却非常“较真”。“教授可以不当,但博士必须读!”1993年,高评委已经通过了周定国教授资格评审,领导对他说都是教授了,博士就不要读了时,周定国义正严辞。此事还惊动了江苏省教育厅,厅领导答复,国家没有明文规定教授不能读博士,请学校酌情处理。后来,领导拗不过,周定国还是读了博士。这事经媒体一报道,国内许多高校纷纷效仿,教授读博士一时成为美谈。

为学无他,争千秋勿争一日。这曾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坚守。作为一名教授,周定国用自己的境界和实际行动,做出了最好的传承和诠释。

“点草成金”的科研先锋

——记“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南京林业大学“科技鲁班”团队

在南京林业大学,有这样一支受业界瞩目的团队:他们将速生杨木高值化利用,让杨树成为苏北当年的产业大树;国内第一个“点草成金”,创造了秸秆人造板产业;有全国优秀教师2,培养了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5;近5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6,培养硕博研究生275名……

“科技鲁班”教师团队服务于国家级特色专业--木材科学与工程。这个被授予“全国生态建设先进集体”称号的团队,目前有教师22名,老中青三代携手奋进,创造了一个个如此辉煌的成就。

团队所有人学成后均回国

团队成员对事业执着追求,赤诚报国,团队负责人周定国教授率先垂范。他于1978年毕业留校任教,1987年赴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攻读深造,1989年婉拒导师的挽留,放弃全球顶尖的专业环境毅然回国。他用自己的行动教育了后辈——学成回国,如今这已成团队的传统。

回国后的周定国,住着集体宿舍,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他工作上的拼劲影响了团队所有人。“受周老师影响,工作熬夜是常态。”他的学生、现为南林大材料学院院长梅长彤说。

周定国甘于人梯,无私奉献。他创造一切机会把团队成员送出国深造,有经济困难的年青老师他还提供经济资助。

周定国淡泊名利,生活极其节俭。在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899月,周定国带学生到上海工厂实习,学生们都进去了,他却被门卫拦了下来。门卫义正言辞:“驾驶员不能进!”弄得时为副教授的周定国哭笑不得。

可这位节俭的教授,对他人却非常慷慨。1995年,他在淮安市涟水县做科技服务时,得知当地一个名叫王利红的女孩上不起学,便资助她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

在周定国这种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的高尚品格感召下,团队中涌现了一批先进模范、教学名师。团队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称号,目前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林业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师德标兵1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2人等。

经济困难的“好苗子”能享受“特别培养”

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周定国带领团队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所有教授坚持为本科生上课;所有成员都曾做班主任;每年从本科生中挑选出家庭困难或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利用寒暑假跟着老师一起做项目、下企业,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解决了生活来源;建立研究生论文和大学生创新训练指导小组,指导2009届研究生潘明珠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李晓平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团队科研实力雄厚,擅于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近年来,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11项,3名学生荣获全国林科十佳毕业生,2名学生获梁希优秀学子奖。

团队在教学上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取得了一批创造性成果。获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出版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4部。“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该专业支撑的“林业工程”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

研究成果转化率达80%以上

“科学研究不但要走在前沿,更要坚持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我们的成果要能给老百姓带来实际利益。”周定国时常这样叮嘱团队成员。近年来,团队的研究成果转化率达80%以上,造福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团队凭借学科优势,聚焦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在国内乃至世界木材加工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决了速生杨木加工关键技术,授权专利20余项,新建或改造推广示范生产线上千条,把速生杨木加工成防火胶合板、无醛胶合板、高性能建筑构件、生态型装饰材料等系列产品。2005年,该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攻克了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工业化制造技术,研发出20余项秸秆人造板发明专利技术,推广建设了国产化生产线6条,将稻草麦秸等粉碎,施用无毒的高强度胶粘剂,经热压胶合等工艺加工,就可以将秸秆变成材质细腻、纹理清晰、色泽秀丽的优质人造板。“丑小鸭”摇身一变成了“白天鹅”。以秸秆为原料制造成人造板,不但实现了甲醛零污染,还缓解了木材供应紧张和生态环境承受的巨大压力,创造了 “点草成金”的科研奇迹。该技术于2003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埃及环境部长通过中国驻埃及大使馆了解到这一技术后,专门委托其资源顾问来中国考察求“宝”,向南京林业大学科研人员寻求秸秆人造板技术支持,以解决埃及这一农业大国秸秆处理难题。

业界评价:团队产学研合作做得最好

在国内林产工业界,大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南林大的‘科技鲁班’教师团队产学研合作做得最好!”

几十年来,周定国一如既往地要求团队:“科研人员要接地气,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企业需求服务、为老百姓服务。”他不顾身体疾病,仍身先士卒,常年下企业,白天与工人一起干活,晚上靠随身携带的治疗仪缓解病痛,十几年来如此。工人们常常很纳闷:“这个专家走路都不稳当,干活却一点不含糊。”

在周定国的引领下,团队成员也都甘于奉献、俯身服务,平均每年下企业、到基层100天以上,为海关、商检、司法、考古等部门提供材种鉴定500余人次,为企业培训人才300多名。

此外,团队为工信部、国家林业局、江苏省等在木材资源精深加工、秸秆利用、节材代木等领域提供决策咨询或产业规划;先后转化推广专利及新技术100余项,帮助40多家企业完成项目可行性论证。

相关文章:
周定国同志事迹材料
王泽山同志事迹材料
关于我校开展2017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定工作及报送获奖学生先进事迹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