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特色教学 >> >> >> 内容
 

曹顺仙:以“三到”促“三进”

2018年11月10日 hhq发布 浏览 2286 次


发布时间:2018-11-01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曹顺仙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的重要任务。如果说2018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的出版标志着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的完成,那么如何“接着进”,就成为每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回应的现实课题。结合多年来双主体“问题+”复合教学改革探索,我们认为增强“三到”意识(即:“心到”“神到”“行到”)是提升“三进”实效的重要途径。

    增强“心到”意识,着力“三进”改革

    新教材的使用意味着新时代新思想新方略进课堂进头脑的正式开始,这必然要求师生只有“心到”才能学懂弄通。为了真正做到让学生入心入脑,真正让老师做到“接着进”而不是照本宣科地“照着进”,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是主要途径。

    从心而入、凭心而论、以心交心,“心到”才可能让学生心动和行动。基于“交互主体性”理论和复合系统思维,倡导“转变观念、直面问题、塑造思维、彰显价值”的理念,打破现有观念和体制中主导与主体、专业与公共的分野,以理论和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整合,发挥思政课塑造思维、引领价值的优势,以双向互动、多主体统筹的复合系统思维建构人到、“心到”的教学体系、方法体系,提升进课堂进头脑的实效。新教材的谋篇布局无论是以时间为序还是以原理为先,其基本逻辑多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无疑也是新思想进课堂的基本遵循。故而,“接着进”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逆向思维打破既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双主体“问题+”的互动思维,用心思考,精心策划,科学设计,潜移默化地把学生带入新教材的正向价值体系中,以走心动脑的教学改革激浊扬清,实现立心—立德—树人。

    增强“神到”意识,提升“三进”针对性

    就教学对象而言,“神到”是一种客观现象。每个时代的“神”是该时代人们精神信仰的产物,统摄其他一切意识的最高意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不仅对其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新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遭遇的是00后新一代大学生,他们更加开放、自信,在多元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成长起来,不仅接受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也程度不同地受到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因而,他们对理论的认识,对社会的观察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体验都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导致他们在选择和确立自身的信仰时出现了多样性的表现。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从强化其对于当前社会发展道路、政治制度、党的方针政策、道德法制的认同做起,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信仰,辩证认识和系统培育大学生的“三观”,使高校培养出能够科学认识、平衡把握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四重关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师生不仅人到、“心到”,还要“神到”。

    就教学主体而言,“神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应有的基本职业要求。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己不信社会主义,不信所教的思想政治理论信仰,何以培养出信仰社会主义的有理想有信念的时代青年?教师在新教材的转化使用中,既要遵循新教材的基本逻辑,又要心领神会地真教真信,以信仰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建构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问题链和价值链,感召和引领学生回归社会、服务人民。在真学真信中体真情、悟正道、成正行,以“立一联二通三”(即:立足第一课堂,联活第二课堂,贯通第三课堂)为策略,把人到、“心到”、“神到”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增强“行到”意识,提升入心入脑实效

    新教材在进课堂进头脑中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尤需招招走心、步步求实,增强“行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随堂调研、凝炼问题、设计专题、建构价值链,把以问题为导向的问题—主义—信仰教育贯穿于全课程、各专题,有的放矢,实施分层分段专题教学。如在讲授“五四”运动专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问题”+“主义”为主线开展复合教学。

    首先,鼓励同学们根据课堂调研时自我认同的问题和主义,开展以“我的主义我作主”为主题的翻转课堂,上台分享各自的主张,教师则在台下以逆向思维和价值澄清法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点评互评。

    其次,以教师为主导,基于教材内容和学生报告,有的放矢、有理有据、有破有立地带着学生层层深入,在启发、探究中不断深化对问题—主义—信仰关系的认识。

    再次,设计体验教学和情景教学环节,指导同学们继续以小组为单位到红色教育基地了解为民请命、为民立命的青年英烈是如何练就成探求真理、为人民献身的“真神”。各组自选一位英烈作为情景剧编演对象,进行重点观察体验,回校后以“信仰的力量”为主题自编自导自演,以情景剧的方式把整个专题的学习成果展演出来。老师则转入幕后全方位服务好学生自主习得的过程。

    最后,一场以学生为主体的“信仰的力量”主题展演作为本次专题教学的终章,戏中人物关于人生信仰与“主义”“道路”的选择,也深深触动每一位参演的学生。如今,该情景剧展演成果已被纳入了全校新党员培训第一课,成为可持续培训和教育党员、师生的优秀教材。

    (作者系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何 乐

相关文章: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教学科研岗公开招聘岗位表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教学科研岗公开招聘岗位表
关于印发《马克思主义学院“双一流”与省重点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政策扶持办法》的通知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教学科研岗公开招聘岗位表
40310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通史导读32学时(教学大纲)
风雨同舟 众志成城 ——南林马院疫情期间思政课慕课教学生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