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喜讯|我院4项研究成果荣获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21年1月4日 hhq发布 浏览4995次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省政府关于公布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苏政发〔2020〕106号),正式公布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结果,我院4项研究成果喜获大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含1项参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零的突破,二等奖获奖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继2011年后,南京林业大学再次斩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最高奖项。

 

  孙建华教授撰写的专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通史》(全三卷),从思想史的角度,详细梳理和阐述了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内在逻辑。该书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这一核心范畴,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得以孕育、萌发、攀升、形成和不断丰富发展的思维过程及其规律,贯通连续地记载和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逻辑进程及其相关成果的理论基础、发展线索、生成轨迹和基本特征,以三卷本、110万字的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为人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思想资料。

  王金玉教授撰写的专著《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理解与阐释》,选取了马克思主义代表性作家的主要文本,从思想史的视角,阐释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概念的丰富、发展及其演变过程,揭示了演变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并结合当代世界和中国的现实发展,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对关于阶级问题的争论予以回应,进一步突显了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在当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曹顺仙教授撰写的专著《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从思维方式、自然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实践依据等哲学基础的层面,揭示水伦理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合理性及其与时代精神的内在逻辑自洽,对水伦理中的一系列问题给出了新的诠释和论述,为环境伦理学增添了新内容和新活力,为解决困扰当今社会的水平生态问题提供了新观念和新方法,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赋予了更多的学术内涵和哲学意义。 

  汪海燕老师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的《森林法修改专家建议报告》荣获研究报告类二等奖。

  我院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学科领军、科研先行”的办院思路,主动面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前沿,优化整合优势资源,搭建学科建设平台,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夯实研究基础、拓宽研究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近5年来,学院教师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8项(重点1项)、教育部研究课题12项(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2项)、江苏省社科基金11项(重大招标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2项(重点5项)、其他市厅级各类研究课题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和主编参编各类教材20余部,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近百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正是马院人在科研道路上的始终坚守、默默耕耘,换来了科研成果的全面丰收和接连突破,学院陆续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含1项参与),多项成果获得了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这一系列标志性科研成果的取得为学院瞄准“十四五”、跑出加速度注入了强劲动力和生机活力。

 

 

通讯员:郭丽、胡华强

相关新闻:
学院与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江苏省镇江女子监狱)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领导一行来我院开展合作对接
我院教师在江苏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佳绩
我院齐婉婉、俞昊老师参加江苏省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暨2023年年会
江苏省教指委专家一行莅临我院指导工作
法律系组织教师参加2023年度江苏省本科院校法学专业青年骨干教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