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七届全省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及我校《关于组织开展第七届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南林委宣〔2025〕24号)要求,将“五个一”专项活动中的“法治实践活动”落到实处,2025年9月29日上午,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025级法学新生,在学院党委书记蒋雪松、辅导员丁汉成及班主任傅强、李巨洋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南京市溧水法院开展庭审旁听实践,以沉浸式体验为第七届法治宣传教育周注入鲜活实践力量。
本次庭审旁听是学院紧扣法治宣传教育周“学习法治宣传教育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主题,推进法治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当天上午9时30分,随着法槌敲响,一起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庭审正式开始。该案中,两名被告人受“高薪海外工作”诱骗非法出境至缅甸妙瓦底诈骗园区,参与诈骗活动,后被依法遣返回国并提起公诉。庭审过程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从法庭调查的事实核查、举证质证的证据核验,到法庭辩论的法理交锋、被告人最后陈述的态度表达,每一环都彰显司法严谨性,让同学们直观感受《法治宣传教育法》所强调的“法律严肃性与权威性”。
庭审现场,同学们专注记录庭审关键环节,重点关注案件中涉及的法律适用、诉讼程序等专业内容,同时结合法治宣传教育周重点学习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网络安全教育”相关规定,深入思考跨境电诈案件的社会危害与法律规制逻辑。当看到控辩双方围绕“胁从犯认定”“主观恶意判断”等焦点展开辩论时,同学们切实理解了课本中抽象法律概念的实践意义,深刻体会到“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与教育周“让宪法法治精神浸润学生心灵”的目标高度契合。
庭审结束后,师生围绕案件细节与法治教育周要求展开交流。2025级法学新生代表石浩然表示:“这次实践让我跳出课本,真正感受到法律在现实中的力量。结合此前学院开展的法治专题授课,我对‘法治护航成长’有了更具体的认知,今后会更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素养。”学院党委书记蒋雪松强调,此次庭审旁听是学院落实法治宣传教育周“五个一”活动的重要实践载体,后续还将依托我院法学专业师资、课程体系及实践平台等特色资源,创新法治教育形式、拓展法治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将法治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庭审旁听为契机,进一步整合法院、社区等实践资源,依托青少年普法网线上学习平台,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避免形式主义,确保法治宣传教育周各项要求落地见效,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法治人才,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法治中国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