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延安精神 涵养高尚师德——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赴延安开展暑期实践教学
通讯员:陈辰 雷蕾 胡华强 摄影:延安大学 审核:蒋雪松 牛庆燕 发布时间:2025-08-31 点击

为深入学习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思政育人实效,2025年7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一行赴革命圣地延安,参加“弘扬延安精神涵养高尚师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班。本次培训为期七天,由延安大学主办。

14日上午,学院思政课教师一行走进延安大学校史馆,现场学习“从延安走出来的红色教育家”,感悟党创办高等教育的初心。当天下午,教师们在延安大学会议室聆听“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首场专题报告,系统学习延安时期党的奋斗历程与精神谱系,为研修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学习如何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主讲人结合案例剖析思政教学痛点,教师们围绕“红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形式创新”等展开激烈研讨,碰撞育人智慧火花。

研修期间,教师一行在凤凰山革命旧址进行现场教学“白求恩:高尚人格的典范”,透过国际战士的奉献精神诠释师德大爱;登临宝塔山,面向党旗重温誓言,在圣地象征中坚定育人使命;于杨家岭革命旧址学习“坚持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以党的七大会址为课堂,剖析从严治党历史经验;在枣园领袖旧居,教师们从朴素的窑洞陈设中感悟艰苦奋斗本色。

同时,教师们还学唱了《南泥湾》《东方红》等经典红歌,在旋律中回溯烽火岁月;在金延安剧场观看《延安保育院》,沉浸式体验战时军民鱼水情,在保育员舍身护幼的剧情中,教师们潸然泪下,深刻体悟了“人民至上”的精神内核。

根据研修安排,教师们还参访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在这处抗战时期的“红色桥梁”重温革命先辈转运物资、护送人员的艰苦斗争,感悟党在统一战线中的战略智慧;走进了张学良公馆(西安事变纪念馆),通过珍贵史料回溯西安事变这一历史转折点,深刻体察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促成全民族抗战的家国大义。两处场馆的鲜明对照,生动阐释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为教师们将家国情怀融入思政课堂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本次培训,通过专题报告深化理论认知、革命旧址现场教学强化情感认同、情景体验与交流研讨激发思考创新。从宝塔山下的誓言到南泥湾的沃土,从杨家岭的窑洞到梁家河的故事,南林马院思政课教师一路追寻,一路思考,精神受到了深刻的洗礼,育人初心得到进一步熔铸。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此次学习的丰厚收获转化为讲好新时代思政课的强大动力,将延安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